本科生教育
首页» 本科生教育» 科创园地» 2022年大学生科创计划项目
 

2022年大学生科创计划项目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4-03-29     浏览次数: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等级 项目负责人
姓名
项目其他成员信息 指导教师
姓名
项目简介
1 如果农产品会说话 创新训练项目 国家级 冯思琪 闫逊、云文静、王童飞、侯依林 张晓容 在乡村振兴背景,农产品对于促进共同富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小的农产品连接着万千科研工作者与农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本项目深挖特色农产品背后的故事,制作以农产品自身为首要叙述主体的双语微纪录片《如果农产品会说话》及衍生文案推送以深入阐释中国农业文化。二者互为补充,立体形象地展现农产品所蕴含的中国文化、中国价值及中国精神,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乡村振兴文化内涵。
2 双语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中国减贫故事
——以西农扶贫事迹外宣为例
创新训练项目 国家级 樊佳敏 陈怡达、冯潇潇、苏妙、茹怡婷 杨梅 贫困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的减贫成就举世瞩目,但部分西部国家对中国的一些数据仍有微词。在这样的背景下习主席反复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树立“立体,真实,全面的中国形象”。项目以西农扶贫故事为出发点,融入英文讲解,以专题片、榜样家书、调研vlog等多元化呈现形式,向世界传达有温度的中国减贫故事,树立符合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大国形象,为全球减贫事业注入新活力。
3 古典文学的复兴潜力与路径探索——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案例 创新训练项目 国家级 陈鹏泽 郑彤、丁方正、姜赟泽  张志彪 本项目是研究古典文学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复兴潜能和路径,推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发展,引导青年学生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项目紧密结合国家重视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背景,从青年角度探究当代文学发展面临的问题。项目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将从古典文学的现实影响、精神塑造,典型地区认同感,问题不足,创新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丰富文学生态,响应文化复兴号召,为古典文学复兴提供参考。
4 翻译追光者 创新训练项目 国家级 吴若翡 蒋净格、郑倩倩、杜茜谊、郑亚丽 凌淑珍 本项目旨在通过短视频简单讲述翻译故事、传播翻译者声音、传递翻译文化,让大众了解更多翻译知识,促进文化发展。目标人群主要为青年人、学生、留学生以及国外受众,采用原创视频,借助短视频网络平台,在线讲述翻译故事。项目为期一年,每月1期,共计12期,每期视频发布中英文两版,采用双语字幕,每版内容5~10分钟。论文研究内容初步定为《以“翻译追光者”自媒体运营为例——依托主流短视频平台传播翻译知识的发展前景》
5 “一带一路”国家预科外国留学生新HSK4考试成绩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创新训练项目 国家级 张一航 张如平、龙垠锡、丁碧珊  葛李勤 本项目拟以本校招收的2013级至2019级“一带一路”预科外国留学生新HSK4考试成绩为研究对象,综合性别、国籍、年龄、年级等多种变量因素,对HSK4整体考试成绩以及听力、阅读和写作成绩进行横、纵向对比,发现各变量在考试中的影响,以期找出“一带一路”预科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及教师在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并根据存在问题探寻成因和完善教学策略,为国内高校针对“一带一路”预科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和招生提供有益参考。
6 耕读文化传播实践研究 ——基于中英双语语料库 创新训练项目 国家级 尹嘉润 张小雯、朱鸿懿、王静  张晓容 近几年来,耕读文化愈发受到中央领导以及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重拾并发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已然成为时代潮流。本项目基于语料库原理,实践并探究耕读文化的传播新方式。项目预构建以耕读文化为主题的中英平行双语语料库,整合耕读文化信息、文化内涵,此外,将以视频、日志等形式记录语料库构建过程中的成员感想、整合相关耕读文化故事,后期拟在多个媒体平台分享,并在校内举办耕读文化线下活动,以求立体化传播。
7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认知发展特征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省级 徐东阳 留梦瑶、王垚丹、逯欣钰、马绪保  王笑卿 双一流建设要求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对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基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言元功能理论视角,以本科生及硕博士研究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学生对学术英语写作知现状及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发展特征。最后建立英文写作社团及其公众号等多个平台,以期为我校大学生在写作规范提供信息服务。
8 欧美时闻零距离——基于自媒体的文化素养提升实践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省级 王坷 刘美岑、孙祎、李双华、朱佳棋  李敏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复杂化和不稳定,国内外时事热点不断涌现,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复杂性。挖掘并剖析这些时事热点背后的社会文化成因成为提升当代青年学子的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和文化及制度自信的必要手段。本项目拟借助自媒体平台打造线上访谈节目,以青年大学生为主要受众,力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主要欧美国家热点时事新闻背后的社会文化进行梳理、讨论与剖析,以拓宽节目受众的知识面,提升其文化自信。
9 用传统礼仪文化推进大学生公德思想的进步——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个文明工程为例 创新训练项目 省级 赵子强 杨梦鑫、周川、邓懿轩、丁镜慈  商晓辉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塑造了我们优良的民族品格,也使新时期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且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在当代社会,社会礼节的规范稳中向好,但是不断出现的礼仪文明问题仍然不容忽视,该项目主要立足新时代的大学校园,将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推动社会公共礼仪思想的进步,助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文明教室、文明校园、文明宿舍、文明食堂、文明大学生五个文明工程的实施。
10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白教育交流与合作中的跨文化障碍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省级 景鑫钰 马佳琪、白姗、张齐赛格、程才超 王敏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白双方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与此同时跨文化交际障碍也愈加凸显。本项目以中白教育交流中的管理人员、教师和两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发现国别化的教育合作领域中真实而具体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全面归纳分析跨文化障碍产生的原因,挖掘克服跨文化障碍的具体措施,以期为中白教育交流人员提供更实用的交际策略,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发展,加强区域教育交流与合作做出贡献。
11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非洲主流纸媒的传播——基于自建语料库的实证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省级 徐梦荣 顾钰彬、谈欣源、杨灿昕  凌淑珍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当今,更加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性。通过搜集国家领导人及外交部出访的非洲国家官方报纸媒体和主流报纸媒体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道,与未出访国家的报道进行对比,得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传播中的不足之处,为后续的理念传播提供借鉴意义
12 线上对外汉语课程的文化导入模式构建--以“初级汉语综合课 创新训练项目 省级 贺紫婉 邢艺琪、张沥尹、王钺涵、郝思奕  王珏青 为适应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发展新局势,更好地实践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方针,依托线上汉语教学进行文化导入研究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回顾学界的研究成果,文化教学研究相关理论较少,缺乏将线上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基本模式。本项且以初级汉语综合课为例构建线上对外汉语课程的文化导入模式,以期增进学习者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了解,培养知华、友华的汉语学习者,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助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13 习近平中国特色外交话语风格及英译特点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省级 曹璞 孙美奎、张松蕾、赵嘉怡、柳钰霞 李婷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外交事业进入新篇章,习近平主席在外交工作中的讲话具有鲜明的习氏特色,习氏风格。当前,中国外交事业发展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本项目研究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外系列重要讲话内容,聚焦习近平中国特色外交话语风格,通过融合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研究习近平外交话语英译特色。从而理解与把握习近平特色外交话语中所体现的中国外交理念。
14 陕西省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现状调查 创新训练项目 省级 丁卉 许奕婕、蔺仲健  王波 项目立足于《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第十条“弘扬传承红色文化”的指引和《促进延安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的政策支持,针对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发展需求,选取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三个典型的红色文化典型场馆,通过实地取证和问卷发放,深入调查和分析陕西省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促进红色文化对外传播。
15 岁稔年丰话桑麻 ——农业特色课程思政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三语)的建设 创新训练项目 省级 李欣然 穆慧智、纪元兵、刘思睿、孟德鑫 闫仙慧 本项目通过搭建中国农业文化三语教学资源库,以汉语、英语、俄语三语为主要存储和传播语言,从农俗常识、农业历史和农业发展成果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中华农业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农业精神内涵的挖掘,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优质资源,更好地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同时进一步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农业文化,为中国农业文化输出提供有效资源与路径,增强中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进而促进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16 《中国文化概况》课程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应用 创新训练项目 省级 李佳月 张茜、冯思晗、符卜英  丁向东 目前针对中国文化知识的英语学习软件较少,希望设计一款《中国文化概况》双语学习微信小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国文化英语教学的缺口。该项目拟利用微信小程序开发工具、腾讯云服务器和相应的后台开发工具,设计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老师教学的《中国文化概况》中英双语学习系统,并对《中国文化概况》课程进行提炼概括,筛选出最有价值的内容,设计出最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线上学习方案。
17 新文科背景下陕西大学生汉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省级 黄彩洁 毛睿瑾、何倩、李彦熹  王珏青 本项目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以陕西省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力图通过突破传统文科思维模式的新文科视角,考察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现状及特点。并从共时研究的角度出发,选取3-5个具有典型性的高校为样本,通过样本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利用半结构性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陕西省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现状,分析成因,为提升陕西省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出针对性建议。
18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美国主流媒体涉华形象报道现状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省级 张惠兹 李娟娟、高文宝、周雪茹、朱和  李婷 在国际关系中,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直接影响了世界人民的人心向背。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强国,其主流媒体在全世界都有着重大影响。本项目选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纽约时报》为例的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对其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这将对我们有针对性地调整传播策略,引导和影响西方媒体更全面的报道中国提供借鉴。为改善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环境争夺更大国际话语权,从而为建立和谐世界的目标而奋斗。
19 基于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西农国学双语君”的开发研究和应用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黄玲婧 丘文通、刘子赟、仵彤、姬海鑫  张乃丹 为了响应党的十九大号召,传播中国国学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提高我校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小组提出了国学双语平台的开发研究和应用的思路。本项目将国学传播融入我校特色,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结合其他新媒体平台(包括抖音、快手、b站、油管、Tiktok)的方式搭建国学双语学习平台,在微信公众号中以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讲解国学经典,并借助小程序实现学习互动,在其他新媒体平台上定期更新视频,展示我校中外学生学习成果,为国学交流提供有效互动平台。
20 “00后”大学生家庭语言规划调查——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逯爽 侯慧洁、李锦航、罗文一、张旭晨  苏磊鑫 经济发展进程中,中国的社会流动日益频繁,引起家庭结构与人员的变化,家庭语言规划的作用开始突显。家庭语言规划,即影响家庭内部成员语言使用的相关计划、理念等。鉴于父母语言意识的影响会随个体社会化程度增高而逐步削弱,儿童年龄过小,语言规划作用尚未显现。故本项目拟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0后”大学生为例,研究分析父母语言意识与家庭语言规划以及其语言学习能力的关系,进而对家庭语言规划提供指导。
21 外语学习者大学英语课堂环境感知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钟膳蔓 成瑜、付辰阳、刘艺玮、张融馨  屈妮妮 本项目题为“外语学习者大学英语课堂环境感知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针对目前课堂环境研究现状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和访谈为辅,通过借鉴现有研究成果,把握影响大学英语课堂环境的因素,通过规划研究设计,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展开研究,最后根据结果数据分析影响课堂环境中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课堂环境优化策略,最终达到提升大学英语课堂环境研究的目的。
22 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传统神话形象的重塑与推广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王逯童 窦晨琛、刘雨婷、李凯瑞  张杰 中国传统神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文化市场上神话题材的各类艺术作品竞相涌现,在为传统神话文化带来活力生机的同时,也出现了开发及价值转化不足,传播方式单一等问题。 本项目以中国传统神话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现状,探讨在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寻找神话形象重塑的方法与路径,从而达到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以“新神话形象”为核心的文化品牌的目的,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23 互联网背景下海外中国形象构建研究——以中外国家通讯社Facebook账号为例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张元媛 曲思勤、陈语霏、郭奕霖、汪情  张杰 海外各国以往对中国的印象大多来自主流媒体的报道,包括电视、广播、纸媒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尤其是各类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对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信息获取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海外各国对于中国的了解有了新的途径和方式。新媒体的出现给海外中国形象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此项目针对互联网背景下海外中国形象构建展开研究,调查海外中国形象现状及提出相关策略。
24 农业类博物馆与农耕文明的传承、保护与利用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为例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房佳玥 郭美伶、杨晨玥、张孟融、钟培如  邓凤鸣 中国几千年的乡土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了悠久厚重的古代农耕文明,既有丰富的农耕经验,又有珍贵的农耕文化遗产。农业类博物馆是在对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宣传及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项目拟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为切入点,利用多媒体平台,就博览园对农耕文明的传承、保护与利用研究进行调研剖析,从而探索高校农业类博物馆对农耕文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传承、保护与利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25 中国西部家庭语言规划中儿童能动性的研究——以西安、杨凌为例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李言兮 马冉冉、杨维天、周欣怡  王晶晶 “家庭语言政策”概念引入中国以来,相关研究多聚焦于“家长本位”视角。本项目拟从“儿童本位”的新视角出发,在“双减”背景下,以儿童为主要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进行相关研究,调查西部家庭语言使用情况、在家庭成员的互动过程中研究儿童能动性的发挥,为儿童创造更加良好的家庭语言学习环境,助力儿童语言习得,以服务于国家教育政策和相关语言政策的制定。
26 语言类女性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研究——以陕西省部分高校为例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张晴 黄姝凡、李芮嘉、杨帆、韩怡  苏磊鑫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毕业生的就业信心甚至职业生涯的发展,女性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本项目基于此背景,从语言类女性本科毕业生视角出发,立足于本院专业,扩展到陕西省进行就业满意度调查。项目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分析了影响语言类女性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提高其就业满意度及缓解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