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以“老西藏精神”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闪耀在雪域高原上,与英烈头顶飘扬的五星红旗共同见证着美丽新西藏的建设。为深入学习“老西藏”精神,8月1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语言学院赴西藏“薪火服务团”专题实践队师生来到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红色研学。
参观英雄纪念馆 坚定理想信念
“我死之后,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这是谭冠三将军临终前向党组织提出的最后一个要求。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马列教研室主任、全国优秀教师张艾平为薪火服务团师生讲述谭冠三将军的生平事迹,众人面向谭冠三将军墓碑深深鞠躬,缅怀先烈。张艾平谈到,谭冠三将军将他一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解放西藏、造福西藏人民的壮丽事业,曾带领进藏官兵在拉萨河畔修建西藏第一个农场“八一农场”,开启了西藏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步,为西藏的民主改革、民族团结、建设事业和维护祖国统一、巩固边防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老西藏”精神 传承红色薪火
座谈会上,张艾平为师生讲述了“老西藏”精神的形成、发展以及传承。“老西藏”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一,其形成历经了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的奉献牺牲。西藏的自然环境决定着“老西藏”精神的发展,西藏地处高海拔地区,条件艰苦,敢于来到西藏、建设西藏的人民都必须有一股精神来鼓舞人心,而“老西藏”精神就是最能鼓舞人心的力量。林芝市察隅县的林学院2022级本科生次仁央宗听完宣讲后颇有感触,从小耳濡目染听外婆讲述修建青藏公路和举家搬迁巩固边境线的故事,深深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将来毕业后一定回到家乡,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期盼的那样,做神圣国土守卫者、民族团结捍卫者、幸福家园建设者。
拜访学校援藏干部 践行使命担当
学校援藏干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程晓盈为师生讲述了八年的援藏工作经历,他坚持科学援藏、真情援藏、奉献援藏的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素质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为学生成长成才、职院发展默默奉献着。学校援藏干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郭东伟谈到,来到西藏看到五星红旗飘扬在雪域高原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使命在哪里,传承并践行“老西藏”精神,让自己生命融入建设新西藏的历程中,让自己的名字刻在祖国的边疆上,保卫祖国,守护人民!他勉励同学们,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西农学子应胸怀大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祖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老西藏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与会师生经过此次学习深刻领悟了“老西藏精神”的核心内涵,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剑波表示,将继承先辈意志,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凝聚起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努力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