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天地» 【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学子助力钧瓷文化发展
 

【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学子助力钧瓷文化发展

来源:   作者:宋依文 郭稼煜 田刘杨 刘晋阁   发布日期:2019-07-31     浏览次数:

     

  7月2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神垕镇探寻钧瓷文化调研队来到了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开启了钧瓷文化的调研旅程。此次神垕之行主要是为了了解钧瓷的历史、观赏钧瓷珍品、体验钧瓷制作,助力千年工艺的传播和继承。

  钧瓷焕彩由来久 今日推陈又出新

  调研队在 7月22日来到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孔家钧瓷博物馆,探秘钧瓷发展的历史。孔家钧瓷相关负责人热情地欢迎调研队的到来。负责人说:“孔家钧窑一直以‘传承文化,缔造经典’为创作理念,希望我们大家能一起为传承和弘扬钧瓷文化做出贡献。”

  远在唐朝时期,禹州神垕就已经能够烧制出多彩的花瓷和钧瓷。而钧窑在宋代因其独特的工艺、精致的造型、莹润的釉质、多彩的釉色被定为御用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同时,皇家烧制瓷器不计工本,追求精美,使钧瓷成品的质量得到大幅提升,钧瓷的生产实现了由民窑向官窑的转变。到了靖康时期,为宫廷烧制御用器物的钧官窑停止了烧制。虽然作为观赏瓷的钧瓷没有再兴盛起来,但这历经了千年磨砺的手艺没有丢失,是一代代的手艺人不断的传承与发展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在钧瓷博物馆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孔相卿大师采用全新锻造工艺而打造的新品种钧瓷。众所周知,钧瓷因其“十窑九不成”的特点而弥足珍贵,然而孔大师通过全新工艺将钧瓷从“十窑九不成”的幽暗狭道里解放出来,提高了钧瓷的成品率。 从孔家钧窑里出来,队员们思绪万千,队长打破了沉默,说到:“虽然以前经常听父母说起钧瓷,但只有在这次参观过之后,才真正地感受到钧瓷文化的魅力与博大精深。在传承和弘扬钧瓷文化方面,我觉得我们需要努力。”

  青如雨过天晴色 红胜霞迎日出时

  7月23日,调研队来到了瑰宝钧窑厂。队员李逸雪率先发问:“钧瓷的颜色的不同是因为釉色的关系吗?”钧瓷厂的孙经理回答到:“刚刚上完釉的钧瓷原件都是清一色的白色,但经过高温窑变以后才会产生出千万种绚烂迷人的色彩,其釉变五彩缤纷,璀璨夺目,浑然天成,有葡萄紫、海棠红、鸡血红、天青月白等,这些神奇的釉色又构成了一幅幅神奇的釉变画,如寒鸦归林,夕阳残照,高山云雾,峡谷瀑布,伯牙抚琴等,充满了浑然天成的艺术意境。”

  釉变画,千变万化,意味无穷,具有千古耐看的魅力,名人曾用“出窑一幅元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峡谷风瀑菟丝缕,窑变奇景天外天“等诗句来形容钧瓷窑变之妙,可见钧瓷之艺术价值颇受高雅之士的青睐。民间则更有“钧与玉比,钧比玉美,似玉非玉胜似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等诸多美谈,可见钧瓷之美受到当时人们的认可与热爱。

  工作人员耐心地向队员们介绍了一种用放大镜来鉴赏钧瓷的方法,用一个放大镜紧贴钧瓷表面,转动钧瓷观察,见到内若珍珠之颗粒,开片之纹路,这是钧瓷所特有的神奇之处。队员都一一尝试这种鉴赏方法,看到了钧瓷珍品中的珍珠星河。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向队员们介绍了钧瓷名件天泉,为一钧瓷盆,观之盆中云雾缭绕似是有水实无水,尽显钧瓷之艺术魅力,领队员们赞叹不已。

瑰宝非天成 得之胜天工

  “莫道世上黄金贵,不如神垕一把泥。”神垕的泥土总能在制瓷人手中焕发出新的价值和生命。队员们进入瑰宝钧瓷厂房见到一位师傅正在制作钧瓷名件玉壶春,通过采访技艺娴熟的师傅,队员们了解到钧瓷的的制作要分为塑坯,入窑煅烧,上釉,再入窑煅烧,开窑方才能得到最后见到的瑰丽成品。师傅正在做的就是塑坯,而这一件看似结构简单的钧瓷作品实则是由底、壶、口三部分拼合而成的。据师傅介绍,有些钧瓷作品甚至要由几十个零件拼合才能完成,上釉的工序也比较繁复,有的器件甚至要上几百刷子。钧瓷的制作确实十分耗时耗力,而有时如此用心制作的钧瓷原坯也会在入窑烧制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而报废,但也正因如此方显其宝贵价值。

  7月24日调研队来到了一间小作坊,探寻民间手艺人制作手拉坯的工艺并且尝试制作手拉坯。手艺人张师傅边制作手拉坯边耐心地给队员讲解道:“先把泥团放置在转动的轮盘上,在泥团上部的中间部位扣出一个窝来,并上提把窝拔高;再把左手放在窝里边,右手放在窝外,两手四指里外相对挤拉窝泥,向上边或外边扩展,使窝泥变薄成适当厚度的坯体,同时使坯体成为预定的各种形状;最后在坯体的底部以下用一细线把坯体割下,即成毛坯。” 讲解中字字透漏着师傅对钧瓷的热爱和自豪,因为这是一辈一辈的手艺人将钧瓷制作工艺延续了下来,他们是传承者,是守护者。

  队员们也积极去尝试制作手拉坯,并虚心接受师傅的指导,多次尝试逐渐掌握方法做成了手拉坯。手拉坯是钧瓷制作的第一个环节,丝毫不能马虎,做好的手拉坯要不断地去调整去完善,才能保证成品外形的美观。

文化及古今 传承贯华夏

  调研中,有一位老师傅的一句话最刻骨铭心:“我们是传承者、守护者,不敢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给弄丢了。”手艺的传承就像接力赛一样,需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当代大学生有义务做好接力棒的传接人,大力弘扬“老手艺”精神,让更多人所知晓,钧瓷文化古老悠久,传承文化众任在肩。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