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天地» 【暑期社会实践一】探访西安剪鸭村:解码乡村振兴多元路径
 

【暑期社会实践一】探访西安剪鸭村:解码乡村振兴多元路径

来源:   作者:舒心/文 高梦佳/图   发布日期:2025-07-27     浏览次数:

     

7月12日至13日,语言文化学院学子赴西安市和美乡村调研团走进网红乡村剪鸭村,开启了一场探寻乡村发展密码的实践调研之旅,感受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与多元路径。

一.jpeg

在剪鸭村村委会,村委唐声花热情地与调研团交流。她谈到,村委始终秉持开放态度,全力配合乡创客进村开展工作,积极为乡村振兴引入新鲜血液搭建发展平台。秦托邦数字社区便是村委支持下的典型成果,其采用独立租用模式租用村民宅基地,让村民通过出租二楼增加收入;对于村里的网红打卡地,村委会创新采用保底分红机制,既保障了村民利益,又给予经营者充分的自主经营权。不过,唐声花也坦诚表示,目前村庄业态还相对单一,未来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走进秦托邦数字社区,负责人介绍社区创建初衷是让大家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里的共享基地由原村史馆改造而成,还特意邀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参与设计,在保留乡村原有韵味的同时巧妙融入现代元素。作为宠物友好社区,两只可爱的猫和两只活泼的狗成为了社区的特殊“居民”,为许多想带着宠物出行的人提供了便利。社区通过小红书账号和公众号进行广泛宣传,还组织乡村市集、居民分享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所有办公室、健身房等设施均实行共享,营造出开放包容的社区氛围。此外,土锤咖啡、狗师弟宠物餐厅等网红业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将乡村元素与现代消费需求完美结合,充分展现了乡村经济的活力。

调研团还拜访了非遗漆器传承人高裕华。她介绍,漆器曾是古代贵族的必备品,但如今因做工复杂、成本高昂、传承人才不足,面临着断代危机。高裕华误打误撞接触漆艺,初学时挫折不断,但对漆艺的热爱让她坚持了下来。如今,她通过在剪鸭村开展漆器体验活动为非遗注入新活力,将减压特征融入传承,还在技艺上大胆创新。未来,她计划借助线上商城和数智平台扩大宣传,但传承人才不足和设计花样老旧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250727140301.png

此次实践,调研团成员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剪鸭村的蜕变,正是当代中国乡村发展的生动缩影,也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编辑:王佳媛     终审:张家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