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外语系以“实”际行动助推全系科研工作。
工作条件“落实”—增添硬件设施,打造研讨平台。通过整改、翻修,外语系建成两间宽敞明亮的科研团队研讨室。研讨室内配有电脑、桌椅、投影、触控一体机、打印复印机等设备,方便教师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研讨室通过预约的方法已投入使用,截止目前举行了12次学术交流,先进的设备,舒适的环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学术交流平台。在这里,一大批年轻人自由地相互融合,他们敏锐,心胸开阔,善于观察,每个人的谈话对其他人都是一系列的讲座,各种思想自由交流,多样观点相互碰撞,科研的灵光定将在这里闪现。
理论知识“砸实”—紧抓关键问题,提升学习热情。外语系向来重视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倡导学术研究,以点带面,采用自学与组织学习相结合,研讨与讲座相结合,激发教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一年来,组团赴省内外同类高校考察学习10余次,聘请校内外同行专家专项咨询论证20余次,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指导或专题报告4场,使教师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加强规范管理,制订出台《外语系学科团队建设管理办法》,建成研究方向明确、成员稳定的语料库语言学等研究团队4个,鼓励支持教师以团队形式开展学习与研讨。教师通过交流与研讨,提高了团队的科研兴趣和热情,为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申报课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术交流“务实”—借力优秀资源,营造浓厚氛围。为促进教师拓宽科研视野,掌握最前沿的学术动态,解决科研工作中的瓶颈,外语系邀请相关学科研究方向知名专家教授来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英国雷丁大学李大国博士的“二语习得动机研究最新进展及对教与学的启示”、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终身教授黄少荣博士的 “东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沟通的影响”、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王寅教授的《认知语言学》等专题报告10场,同时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议交流40余人次。
目前,外语系已有1篇SSCI科研文章电子见刊,实现了高层次学术论文“零”的突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外语系力争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进一步把科研工作日常化、规范化,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领导干部的引领作用,更加有效的、切实的推动科研工作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