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动全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更好地满足广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在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经我系的不懈努力,自今年二月份启动的我校第二批大学英语拓展课项目已完成申报、评审、立项、建设完善、审查验收等工作,现进入学生选课环节,将于近期正式开课。
经过前期的广泛调研、深入论证和四次评审,我校第二批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确定为五门,包括《汉英翻译基础与策略》、《英语学习策略》、《英语词汇与记忆》、《文学与影视再现》、《学术交流英语》。
该批课程不仅十分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而且非常重视学生学习兴趣、自主性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水平的培养,是继第一批大学英语拓展课之后我校本科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取得的又一重要阶段性成果。
在该批课程的立项评审阶段,始终遵循“优中选优、强中取强”的原则。对于申报的十七门课程,我系多次组织专家对其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学分设置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从设计方案的科学性、授课方式的合理性、预期目标的可行性等角度做了反复对比,以长处比长处,看哪个更合适,以强者对强者,看哪个最适宜,并广泛征求学生代表的意见,经过全方位比较、多因素考量,从中选择了以上的整体状况最佳的五门课程。
在该批课程的开课前准备阶段,一直坚持“追求卓越、打造精品”的标准。在确定了第二批大学英语拓展课的名单和授课团队后,要求他们对课程质量标准、讲课课件、录制视频等材料反复进行仔细推敲和精心打磨,努力克服可能导致我校学生“水土不服”的现象、尽量避免“硬伤”、减少“遗憾”,并安排专家三次进行调整充实和深度加工,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使课程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很大提高。
系领导表示,在该批课程的开课后建设管理阶段,系上将严格贯彻“过程监控与教学质量结果评估并重”的政策导向,采取随机抽查与定期视导相结合、自评自查与他评互查相渗透的方法,进一步严格建设过程、强化内部管理、加大评估检查力度,确保课程质量,使我校学生享受到更多优质的大学英语教学资源。
注:英语拓展课建设是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课程设置为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末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需选修拓展课程1-2门,通过课程考核获得3学分。此项改革旨在将原来单一的4学期12学分大学英语课程改为双途径学分获取模式,以提前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必要条件,以修读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加后续拓展课程分别获得9学分和3学分为新的个性化设置,即简称的9+3模式,鼓励学有余力和具有更高学业目标学生有效完成大学英语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