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晚,我系特邀香港理工大学翻译专业张其帆博士在北校区7号楼501报告厅做题为“从‘非译文’探讨法庭口译员之角色”学术报告会。会议由我系副主任殷延军主持。我系多名师生到场聆听了此次报告会。
张博士首先向现场的观众抛出了同学们相对较为熟悉的关于口译的问题,让现场观众假定角色,设身处地的考虑作为一名口译员应当考虑的方方面面的注意事项。张博士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以及对自己的法庭语料库资源的研究,同时结合在医疗学术调研方面的一些发现与研究,向现场观众引入了“非译文”的概念。结合香港的特殊历史背景,张博士重点为现场观众做了“从‘非译文’探讨法庭口译员之角色”的报告,讲述了法庭口译员存在的原因与工作内容,运用一些数据为我们分析了在法庭口译中的现象。同时,张博士运用法庭口译实录材料,向现场观众详细阐释了“非译文”在庭审现场的重要性。张博士的报告一环扣一环,使观众们受益颇深。
报告会接近尾声时,现场的同学和老师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张博士也从口译存在的原因、意义、发展前景、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者、口译研究等方面为大家解疑答难。此外,我系张凌博士怀着学习的态度向张博士交流了一些关于口译研究方面的问题,同样张博士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报告会最后,张博士寄语我系学子:“做一名优秀的口译员,打好英语基础是重中之重,同时也要学好母语,多读书,读各种类型的好书,争取把自己打造成一本百科全书。”
当前大陆口译的研究法主要在会议口译方面,口译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会议口译与社区口译。本次张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社区口译方面的学术报告,弥补了大陆地区在社区口译教学方面的薄弱之处,同时,为我系学生在口译方面的学习开拓更加广阔的视野,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奠定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以全新的角度与姿态看待口译与口译过程中译员的特殊作用。
张其帆博士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