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一环,语言文化学院持续深耕“文化—活动—辅导—联动”四维并进的心理育人模式,紧扣心理工作“助人自助”的实践要求,全方位推进心理育人见行见效,全力保障学生心理素养稳步提升,实现身心和谐发展。
体系筑基,稳固青春“心”长城。学院以制度建设和体系模式建设为核心,精心完善协同推进机制。特别设立“语言文化学院心理重点关注学生台账”,针对语言类学生独特的心理特质与成长需求,进行精准记录与动态跟踪。严格执行辅导员“面对面深度谈”、院领导班子成员“针对性重点谈”,本学期累计谈话时长450小时。学院积极推动心理问题与学业困惑、职业规划迷茫等实际问题携手共解,达成心理关怀的常态化覆盖、清单化管理,为学生心灵成长筑牢坚实制度防线。
讲坛引航,锚定青春“心”航向。学院以宣传教育、用好典型先进为抓手,组织全体心理联络员参与中心团辅和培训课程,总计培训时长超10小时。通过多样化、多角度、多方面的培训模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和行为逻辑,带动班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学院常态化开展班主任月度工作例会,邀请心理中心教师主讲多次培训,结合高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利用相关案例和心理健康知识系统梳理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类型及干预策略。

活动赋能,点燃青春“心”活力。每学期特举办学生心理健康运动会,通过集体破冰、解压游戏、情绪疏导交流等环节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压力及心理健康状态,提升心理调适能力。集体破冰环节,“名字接龙大比拼”“团队风采展示秀”迅速打破学生间的陌生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解压游戏环节,“压力泡泡大挑战”“欢乐跳绳接力赛”让学生尽情释放压力,在欢笑中忘却烦恼;情绪疏导交流环节,“心灵分享会”“烦恼倾诉角”为学生提供了倾诉心声、互相支持的平台,大家在交流中学会理解与包容,收获温暖与力量。
语言文化学院通过体系筑基、讲坛引航、活动赋能等多维度举措,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育人网络。接下来,学院将不断探索创新心理育人方法和途径,为学生的心灵成长保驾护航,助力实现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