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我校白俄罗斯巴拉诺维奇国立大学孔子课堂正式开启2025年秋季学期汉语教学。随着今年新招募的2名公派汉语教师和2名志愿者老师九月下旬陆续到岗,孔子课堂已经全面启动了本年度下半年的教学任务,持续深化中白语言文化合作,为白俄罗斯中文教育注入新动能。
自2025年3月起,语言文化学院负责孔子课堂日常运行、项目实施、师资选派等工作,学院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服务学校国际化办学以及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抓手。通过统筹师资选派、课程体系建设、中白文化交流等,着力推动孔子课堂中文教学、文化推广、人才培养有序高质量开展。
统筹优质资源 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
为保障新学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结合孔子课堂实际用人需求,学院今年3月启动了2025年度国家公派出国教师和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选派程序,从资格初审、组织校内外专家面试,遴选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师,组织入选人员参加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考核和岗前培训,指导协助拟派出人员办理赴任相关手续及在地生活安置,确保选派人员尽早到岗并快速适应当地生活与教学环境,顺利开启教学工作。
目前,我校海外共建孔子课堂共有5名中文教师,均具有汉语国际教育及相关专业背景,为提升孔子课堂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传承合作薪火 拓展双向交流维度
9月29日,白俄罗斯巴拉诺维奇国立大学召开了交流座谈会,中白双方相关负责人及教师等十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孔子课堂建设、汉语教学推进及双方合作深化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巴拉诺维奇国立大学第一副校长Klimuk对我校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高度肯定了孔子课堂在当地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将继续从教学场地、师资协调等方面为孔子课堂提供有力保障。
前任中方院长乔文军深情回顾了我校与巴拉诺维奇国立大学合作设立孔子课堂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两校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期待未来双方能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鼓励更多学生参与汉语学习及国际竞赛,使汉语教学与文化交流更加贴近实际、充满活力。
新任院长田志强对乔院长近五年来坚守孔子课堂、深耕巴拉诺维奇中文教育事业所奠定的坚实基础表示感谢。他表示,将延续既有成果,尽快熟悉孔子课堂教学与管理工作,结合当地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文化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活动形式,着力提升汉语教学质量,助力更多巴拉诺维奇国立大学学生提升汉语水平。同时,他期待探索更多合作可能,如联合开展文化活动、学生交流项目等,让双方合作惠及更多师生,为中白教育交流合作增添新动力。
构建多元体系,推动汉语学习发展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教学团队立足白俄罗斯语言学习生态,针对不同年龄层和语言水平的学生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多元化课程,包括基础汉语、中国文化概论及HSK考试辅导等模块,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为提升课堂互动性,团队还在课堂开展你画我猜、击鼓传花、认知中国各省知名景点等趣味活动,将游戏化教学与传统课程结合,提升学习效率与趣味性。此外,深耕本土化教学成为关键策略,针对白俄罗斯学生的语言习惯和学习背景,开发本土化教案,并持续创新教学法,如结合当地文化元素进行情景教学,在语法讲解中融入生活场景等,以有效应对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挑战。

在文化活动联动上,我校汉教专业与孔子课堂学生连续举办“这就是中国”系列活动,俄语专业学生与孔子课堂举行线上交流活动,搭建一座座文化交流的桥梁,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沟通技能,同时也增进了双方学生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近年来,孔子课堂通过举办汉语学习宣传周、国际中文日,在中国传统节日前夕开展主题活动,参加巴拉诺维奇国立大学校园开放日、中学生夏令营“中文日”、孔子课堂开放日系列活动,通过展示具有“中国符号”的物件,开展书法绘画、手工制作、诗词问答等,吸引更多学生学习汉语,展示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感知立体的中国。未来,孔子课堂将持续深化语言教学、文化传播、两校合作沟通,充分全面展现中国灿烂的文化及取得的辉煌成果,积极推动中白两国全面合作与交流,增进文明交流与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