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学院在线上进行了2021级英语笔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汇报工作。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学院特别邀请了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陈卫国院长和张政教授线上指导。
本次开题汇报分为两个小组,第一小组为19名同学,第二小组为23名同学,各组分别有五位导师,均为学院论文写作指导经验丰富的教授和副教授组成,汇报重点关注学生翻译实践报告的选题、论文结构、采用的具体理论和报告写作的进程。
在开题汇报之前,参与此次开题汇报的导师们认真审读了学生们的开题汇报材料。
开题环节分为三步。
首先,研究生们对各自论文的选题背景,相关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翻译过程,论文重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论文写作计划等方面进行详细汇报阐述。时间控制为八分钟。
紧接着,参与此次开题汇报的导师们针对学生们开题汇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和提问,并且对翻译实践报告写作的可行性和后期工作的开展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最后,针对导师们提出的问题,研究生们从各个角度对各自的论文进行了深入的解释。面对导师们的提问,同学们准备充分,应对自如,全面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在开题汇报的最后,导师们也对本次开题汇报出现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了汇总和建议,对同学们在翻译实践报告的写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因为翻译实践报告的写作不同于论文,要注意整体框架,不能生搬硬套论文写作框架。对于论文标题表述一定要准确,要注意关键词和理论的支撑。在写作时要注重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归纳总结。部分同学理论与实践脱节,要在今后写作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对于翻译素材的文本特征可以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本进行对比。在翻译问题方面要加强梳理和认识,精准把握翻译问题,注重翻译问题的深度和可行性。而翻译方法要有理论的支撑,加强反思。部分同学在语言表达方面有词不达意,中式表达的情况,要在写制作中加强表述的一致性。还要注重文献书写的规范。最后作为英语笔译研究生在论文中要介绍使用到的翻译软件和翻译工具。
此外,导师们还希望学生们能够学习领会翻译理论,以便能够运用于实践。在加强翻译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在报告中提现家国情怀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特色,符合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和加强人才培养的特色,符合MTI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倡议需求的高级笔译人才。
此次开题汇报圆满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的开题汇报明确了翻译实践报告写作目的,理清了自己接下来的写作思路,为后续翻译实践报告的高质量完成奠定了基础。
作为第一届翻译硕士研究生,学院对此次开题汇报秉承“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要求执行开题汇报流程,为之后的中期答辩和后续翻译实践报告的写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